市直单位2025年上半年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报告

创始人2025-06-21 17:42 59 浏览
点赞 收藏

  市直单位2025年上半年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市直各单位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坚持“政治三力”“三基建设”“思政业务”三位一体工作思路,推动全局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稳步提升,保障各项中心任务有力推进。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政治三力”,筑牢思想根基。各单位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战略高度,扎实推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提高。一方面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组理论中心组带头研究重大政策、分析形势,上半年围绕市委宣传部长会议、意识形态安全等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5次,深化专题研讨和问题研判。另一方面,各基层党组织组织理论宣讲和专题集中学习230余次,采取领导带头学、互动研讨、经验分享等方式,把中央和市委重要部署传达到每名干部,有效防止“脑子空转”。通过线上“学习强国”和线下学习相结合,举办《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学习3场,安排现场教学2次,切实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与此同时,各单位持续推进“政治机关”建设,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将思政工作纳入机关大局,通过专题会议、交流研讨等,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任务同部署、同落实。

  二、加强“三基建设”,夯实组织保障。各单位全面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明确党委(党组)书记为“一把手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基层支部书记为执行责任人,形成三级联动推进思政工作的责任体系。上半年累计召开各级支部会议、组织生活会、专题学习会40余次,开展谈心谈话1100余人次,通过深度对话及时掌握干部群众思想动态。各支部贯彻“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等制度,结合党史学习、作风建设和民族团结教育等开展主题活动11次,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谈心、家访、在线访谈等方式及时化解思想困扰,提高了组织亲和力和向心力。

  三、推动思政与业务深度融合,增强工作实效。各单位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业务职能全过程,围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工程建设等核心领域,组织理论宣讲、政策辅导和廉洁教育50余场,覆盖干部群众超千人次。建立谈心谈话“五必访”“部门六必谈”制度,将职工思想动态纳入日常管理,帮助干部解决问题,提升组织归属感。以信息为抓手,各单位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监测、分析和应对30余篇网络舆情,通过及时发声、精准引导,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四、压实主责主业,提升思政工作成效。各单位将意识形态工作与职能职责深度联动,组建专家宣讲团、理论研究小组等宣教团队,开展宣讲20余场,召开部署会议3次,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在意识形态风险方面,建立半年度研判分析机制,及时排查政策执行中可能产生的思想问题,制定对策、预留预案,提升应对能力。与此同时,各单位选树道德模范与先进典型10名,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2场,用鲜活案例传播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思想文化环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单位思政工具和覆盖面有待强化,尤其在深度传播上下功夫仍有欠缺;二是对网络舆情的动态研判不够及时,关键岗位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敏感性有待提高;三是青年干部思政教育方式单一,未能充分激发年轻群体思政参与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六、下半年工作打算。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结合重点项目组织多轮研讨与实地教学,巩固政治站位。二是深化“三基建设”,完善谈心谈话长效机制,健全基层组织生活,压实组织管理责任。三是推动思政与业务更深度融合,探索“思政+项目”“思政+文化”双表达路径,强化思政成果的制度转化和落地成效。四是增强网络舆情监测与回应能力,搭建“智慧思政”平台,发挥网宣员作用。五是建立青年干部思政工作新模式,开展青年讲坛、青年沙龙、青年志愿行动等,引导青年主动参与思政实践,提升自身认同感与归属感。

  上半年,市直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政治建设和组织基础不断夯实,思想共识凝聚、工作动力转换。下阶段,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深化思政实践,强化制度供给,把思想政治工作打造成为推动业务深化、凝聚干群力量的重要支撑,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评论0评论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