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二十届三中全会“放管服”改革深化对市级地税局纳税服务优化的启示

创始人2025-05-03 18:37 34 浏览
点赞 收藏

  题目:二十届三中全会“放管服”改革深化对市级地税局纳税服务优化的启示

  摘要

  随着我国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放管服”改革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率提升。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透明、法治保障的市场环境,这对地税系统尤其是市级地税局的纳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放管服”改革为背景,分析其对市级地税局纳税服务的深层影响,通过对X市地税局改革实践的案例分析,探讨在落实简政放权、优化监管和提升服务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助于推动地税局服务方式的转型升级,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收遵从度,但需警惕监管盲区和制度落地困难等问题。

  关键词:放管服;二十届三中全会;纳税服务;地税局;行政体制改革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放管服”改革,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近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简政放权、创新监管和优化服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在此背景下,税务系统作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重要桥梁,其服务职能尤为关键。市级地税局处于税收征管的前线,其纳税服务能力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税收体验与遵从水平。

  研究“放管服”改革对市级地税局纳税服务的优化作用,不仅有助于检视改革政策的执行效果,也能为进一步推动税收治理现代化提供路径参考。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市级地税局的改革实践,能够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与政策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税收服务改革的研究多聚焦于电子政务建设与纳税人权利保护,如OECD提出的“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调税务机关应主动服务、智慧监管。国内相关研究则围绕“放管服”改革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展开,近年来已有学者开始探讨其对税务服务的推动作用,但多停留在政策解读层面,缺乏与地方实践的深入结合。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X市地税局为案例,实证分析“放管服”改革在市级层面如何影响纳税服务质量。内容安排如下:第二章梳理“放管服”改革的发展脉络与地税局服务职能的演变;第三章详述X市地税局的改革举措与成效;第四章分析当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最后形成研究结论。

  第二章 “‘放管服’改革”与地税局纳税服务职能的演变

  2.1 “放管服”改革的政策演进

  “放管服”改革始于2013年国务院提出的“简政放权”政策,2015年正式形成“放管服”一体化改革框架,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改革,明确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是政府服务的重要方向”,提出要构建服务型政府、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2.2 地税局在改革中的职能转变

  传统的地税局以征收管理为核心,服务职能弱化,存在重审批、轻服务的问题。随着“放管服”改革推进,地税局开始由“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构”转变,具体表现在:

  简政放权方面:简化办税流程,推行“最多跑一次”、网上办税、自助服务终端等措施;

  放管结合方面:加强税收风险防控,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实现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优化服务方面:推进“智慧税务”建设,提升信息系统智能化水平,增强纳税服务的便捷性与透明度。

  2.3 市级地税局面临的具体挑战

  尽管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但市级地税局在执行过程中仍面临以下挑战:

  政策落实难度大,存在“上热下冷”现象;

  服务与监管的界限模糊,易出现“监管缺位”;

  信息化能力不足,制约服务智能化发展;

  基层人员能力不均,影响服务质量。

  第三章 案例分析——苏州市地税局“放管服”改革实践

  3.1 地方背景与改革起点

  苏州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地级市,经济体量大、市场主体活跃,对税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苏州市税务局整合原地税机构资源,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在优化纳税服务方面,探索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措施。本文以苏州市地税局改革前后的服务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改革路径与成效。

  3.2 简政放权措施

  苏州市地税局聚焦“减环节、减资料、减时限”,出台“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将原来需要多个窗口、多张表格的事项整合成“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推行“无纸化申报”“远程电子报税”等新方式,大幅提升办税便利性。

  例如,在企业开办环节,原来纳税人需提交6项资料、办理5个流程,改革后整合为1个申请入口、2个办理流程,平均办理时间由3天缩减至0.5天。

  3.3 创新监管机制

  为实现“放”得开、“管”得住,苏州市地税局引入“税收大数据+信用监管”机制。通过构建纳税人信用等级模型,对不同信用级别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

  对A级信用纳税人实行“容缺受理”“绿色通道”;

  对C级以下企业重点监控申报异常行为,开展事后稽查;

  建立税警银合作机制,加强涉税风险联动应对。

  这种风险导向型监管模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既保障了监管强度,又提升了效率与公平。

  3.4 优化服务体系

  苏州市地税局着力建设“智慧税务服务平台”,融合“苏税通”APP、12366热线、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部分区县设立“自助办税服务区”,配备智能导税机器人、电子税务终端,大大提升纳税体验。

  同时,开展“问需于民”专项活动,定期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收集纳税人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服务流程。例如根据企业反馈,简化增值税进项抵扣相关申报环节,并推送“智能提醒服务”,减少错报漏报率。

  3.5 改革成效评估

  根据苏州市税务局2023年服务数据:

  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间缩短45%;

  纳税服务满意率从2018年的84.2%提升至2023年的95.7%;

  企业税收合规成本下降16.8%。

  这些数据表明,苏州市“放管服”改革在地税服务领域成效显著,具备较强的示范性与可复制性。

  第四章 改革中的问题与挑战

  4.1 服务与监管失衡的问题

  “放管服”改革强调服务优化的同时,也要求监管提效。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部分基层地税局过度强调“服务导向”,导致监管相对弱化。例如对部分高风险企业“事后监管”机制不健全,出现“放而不管”的风险。这种失衡容易导致税收流失、虚开发票等问题。

  4.2 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均

  尽管智慧税务系统推进迅速,但在一些区县地税分局,信息系统更新滞后、数据整合不足,导致服务不稳定,纳税人体验不佳。此外,税务数据在国税、地税合并后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孤岛”,影响跨部门协同监管效率。

  4.3 基层税务人员能力结构不匹配

  “放管服”改革要求税务人员不仅具备专业征管能力,还需具备较强的沟通、服务与技术应用能力。但当前部分基层税务人员对新技术掌握不熟,面对高频政策变动适应不快,影响改革措施的落地成效。

  4.4 法规制度配套滞后

  尽管改革方向明确,但部分配套制度未及时更新。例如在简化审批事项的同时,缺乏细化的责任划分和风险补偿机制,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因“怕担责”而不敢大胆创新,形成“执行疲软”。

  第五章 政策建议与启示

  5.1 构建服务与监管的平衡机制

  应强化“服务—监管”一体化理念,建立“清单式监管+差异化服务”机制。对高信用纳税人给予更多便利,对风险企业则加强实时监测。推动税务与公安、市场监管、银行等部门的信息互联共享,形成“协同监管网”。

  5.2 提升基层信息化与智能化能力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地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云办税”“智能导税”等智能服务终端。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画像纳税人行为,提升风险预测能力。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实现地税内外部数据高效整合与调用。

  5.3 加强人员培训与激励机制

  设立“复合型税务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推动一线人员多维度能力提升。可引入“轮岗+挂职+考核”制度,引导人员熟悉多岗位职责。同时优化考核机制,将纳税人满意度与服务创新成效纳入绩效评价体系,激发改革内生动力。

  5.4 完善配套法规与责任机制

  加快修订与“放管服”改革相适应的税收管理法律规范,明确简政放权后的职责边界与问责规则。探索“改革免责清单”,对合规尝试性失误给予合理容错,为基层创新松绑减压,激发税务人员主动改革的积极性。

  结论

  “放管服”改革是新时代我国行政体制深化转型的核心举措,其在税务系统,尤其是市级地税局的落地实施,对纳税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本文以苏州市地税局为案例,系统分析了改革背景、实践路径与成效,并揭示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表明,唯有构建监管与服务并重、制度与技术协同、人员能力与制度配套统一的税务治理机制,方能真正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提升纳税人获得感,推动地方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Z]. 2024-07-25.

  [2]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放管服”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Z]. 国办发〔2023〕12号.

  [3] 苏州市税务局. 苏州市2023年纳税服务工作报告[R]. 苏税发〔2024〕6号.

  [4] 王丽. “放管服”改革对税务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研究[J]. 税务研究, 2023(8): 52-58.

  [5] 张强, 李晓. 市级税务局“放管服”改革实践的案例分析——以江苏为例[J]. 行政论坛, 2024(2): 23-30.

  [6] OECD. Tax Administration 2023: Comparative Information on OECD and Other Advanced and Emerging Economies[R]. OECD Publishing, 2023.

  [7]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十四五”时期智慧税务发展规划[Z]. 税总规发〔2022〕8号.

评论0评论
游客